首页 健康科普 详细

健康科普

(儿童意外伤害科普培训)儿童惊厥急救指南--“小怪兽”来袭,家属莫慌!【高阳 儿科】

发布时间:2025.02.27 浏览量:1
字号:

一、认识“小怪兽”:什么是儿童惊厥?

1.惊厥≠癫痫别被名字吓到!

  儿童期惊厥的发病率约4%-6%,较成人高10-15倍;

  惊厥可表现为剧烈、不自主的伴有意识丧失的强直或强直阵挛性发作;

  惊厥也可以表现为伴或不伴意识丧失的单侧或部分身体性的强直、抽动样发作;

  惊厥不同于癫痫,癫痫是慢性脑部疾病,而惊厥是一种表现/症状。

2.惊厥的病因众多、复杂

  儿童惊厥的病因众多,包括感染性病因、非感染性病因,颅内疾病、颅外疾病。

  热性惊厥是儿童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孩子体温骤升的时候,尤其时发热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可以有发热+惊厥的表现,但特征性的表现为持续性的精神意识受损和或持续的头痛。这些情况需要家长们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低血糖、低钙血症、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儿童惊厥,同样需要家长们注意排查。

  癫痫往往有且只有惊厥发作的症状,且间隔大于24小时以上多次发作。

3.识别“小怪兽”(惊厥)的表现

  典型表现:✅ 肢体强直或抽搐

惊厥来袭,家长们该怎么办?

二、“奥特曼急救六步法”

第一步:保持冷静,化身“定海神针”

1.家长的冷静是关键

  儿童惊厥多为短暂的自限性发作(多在5分钟内自行停止),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陪在孩子身边,直至发作结束、醒来。

2.正确面对呼吸暂停

  在惊厥发作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这是由于肌肉抽搐导致的,家长无需过于惊慌。

第二步:打造“安全结界”

  环境安全:移开尖锐物品,应将孩子平放在柔软的地方。

  体位安全:侧卧,防呕吐物窒息,勿强行按压肢体!

  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清理口腔异物。

第三步:记录“战斗节奏”

  手机计时:记录发作时长(>5分钟,需立即就医)。

  观察细节:抽搐部位、是否发热,建议录制视频供医生参考。

第四步:紧急情况处理

第五步:发作后护理

  侧卧休息:30分钟内禁食水或药物,防呛咳。注意关注精神状态。

  退热处理:若因高热引发,用温水擦浴(避开胸腹),按医嘱服用退烧药。

第六步:长期预防做好“怪兽预警”

  体温监测:发热初期重点观察体温及精神状态。家中应常备体温计和退烧药。

  药物预防:频繁发作或长程发作(大于5分钟),可能有短程或长程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的指征,需在儿科医师的指导下,权衡利弊使用。

  健康管理:保持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并及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脑膜炎疫苗等,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三、家长急救口诀:“三要三不要”

四、致命误区澄清

1.误区1:掐人中能止抽,赶紧按!

2.误区2:“塞东西进嘴,防止咬舌!”

3.误区3:“发烧捂汗退热快”

误区4:认为惊厥会“变傻”,过度焦虑

五、特别提醒:这些情况需警惕!

  抽搐后异常表现如果孩子在抽搐后出现肢体无力、持续意识模糊、发育倒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频繁抽搐如果孩子没有发热但频繁抽搐,这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六、结语

  面对“小怪兽”,家长是孩子最强大的“奥特曼”!掌握科学急救知识,保持冷静行动,就能化险为夷。

  转发给更多家长,共同守护孩子健康!


  受四川省科技厅科普培训项目《联合阿坝地区(医联体模式)的儿童意外伤害科普培训体系建设及推广》(25KJPX0231)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普医生:高阳 儿科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