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营养科 科室动态 详细

临床营养科

没想到鸡精含盐量居然这么高!

发布时间:2025.03.13 浏览量:1
字号:
谁离开谁都能活
但是谁能离开盐!
 

图片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
可以增添食物的风味
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钠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
维护体液电解质平衡和神经系统功能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
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
然而中国成年人的
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g
是推荐量的两倍
完完全全的“重”口味
 
很多小伙伴说
“我平时吃的很清淡啊,炒菜啥的都没怎么放盐。”
 
但是盐“渗入”到方方面面
比如其它调料、食物都有盐
甚至含盐量还很高!
 
图片
过量摄入食盐
会增加罹患高血压、骨质疏松
胃癌和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因此
减盐是保持健康的一项重要行动
 
德医君今天就带大家来一场
减盐计划
 
图片

PART01

要减盐,先了解盐的种类

图片
图片

低钠盐:

 

低钠盐属于营养盐,与传统盐相比,低钠盐中加入了30%的氯化钾,使氯化钠的含量降到了70%左右。
图片

加碘盐:

 

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按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μg。

图片

无碘盐:

 

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一类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另一类是生活在非缺碘地区的居民。

图片

精盐

 

称为细盐、加工盐,是指原盐经去除杂质后,再次结晶析出的盐,经过这些加工,原盐中的很多微量元素也被除掉了。

图片

雪花盐:

 

属于海盐的一种,是取自海盐中形似雪花的结晶部分,集纳了海水中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图片

PART02

养成少盐的饮食习惯

图片

 

图片
图片

① 培养清淡口味

 

逐渐减少盐的摄入量,让味蕾适应清淡的食物,味蕾一般只需要10天到14天,便会自我更新一次,坚持1~2周的清淡饮食,原本被重口味刺激到的味觉细胞就会被替换掉,从而养成清淡口味。
图片

② 合理搭配食物

 

在饮食中注重食物的搭配,多选择一些具有天然风味的食材,如蘑菇、番茄、洋葱等,它们可以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口感,减少对盐的需求。
图片

③ 分餐制

 

采用分餐制可以更好地控制每个人的盐摄入量。根据个人的口味和需求,合理分配食物和调味料,避免因口味不同而导致盐的过量摄入。

图片

④ 避免二次加盐

 

在烹饪过程中已经加入了适量的盐,就不要再在餐桌上额外添加盐,撤掉餐桌上的盐瓶和酱油瓶等。

 
图片

PART03

减盐生活小妙招

图片

01

控制烹饪用盐量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用限盐勺或限盐瓶来控制盐的使用量(一勺限盐勺容量是2克,一天最多用2.5勺)。同时,多用醋、番茄、柠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品作调味。例如,在炒青菜时,加入一点蒜末和醋,不仅可以减少盐的用量,还能让青菜更加爽口。
图片

02

“减盐不减咸”

低钠盐中含有一部分钾盐,同样咸度下低钠盐比传统食盐减少20%~35%的钠,同时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肾病患者等少数不适宜高钾摄入人群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意见。
图片

03

警惕“隐形”盐

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肠、方便面和腌制品如腊肉、咸菜等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应尽量少吃。在购买食品时,养成查看“营养成分表”的好习惯,尽可能选购钠含量较低的或者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当每 100g 食物中钠的含量超过800mg时,就属于高盐食品(部分食物的含钠量见图)。
图片

图片

04

调整烹饪方式

选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做法,如蒸、炖、凉拌等,减少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和鸡精等调味品。调整做菜放盐顺序,炒菜出锅前撒盐,这样可以让盐留在菜品表面,能更好地被舌头感受到。
图片

05

减少外出用餐次数

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盐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外出就餐时,可以要求厨师少放盐或者选择低盐的菜品,同时,避免食用过咸的酱料和调味料。如果觉得菜品太咸,开吃前用水把菜肴涮一遍。
图片
国民饮食最致命的问题
就是盐(钠)吃多了
日常做好减盐
用好减盐妙招
警惕出现 “盐”值焦虑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