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offer——我是见习检验师
检验科,大家并不陌生,几乎每一名到医院的患者都会经历采血、化验的过程。一份待检标本,从患者到检验科,再到完整的检验报告,中间到底经历了哪些步骤?对同学们来说,检验科的仪器设备、工作流程等,都显得尤其神秘。7月26日下午,20余名本院职工子女来到门诊三楼检验科实验室进行参访见习。
抗疫小先锋——防护服穿脱训练
回顾疫情三年,同学们对“抗疫”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测体温、采核酸。作为检验人,虽然不像其他医护人员一样直面患者、冲锋一线,但是,检验人却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用具,才能保护好自己不受病毒侵犯。
检验科何绍平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防护用具穿脱步骤和要点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体验——“热”、“闷”、“难受”,这是同学们最大的感受。经过此次体验,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当年医护人员的辛苦不易和无私伟大。
检验大咖——观摩百万级流水线
标本来到检验科后,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在何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从最熟悉的“血常规”开始,了解人体血液的基本组成——以往大家对血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检验报告单上的一个个数字和符号上,现在,大家直观地观察到了一管血可以分为红细胞层、白细胞层、血小板层、血浆层。随后,同学们参观了血常规流水线,凝血流水线。
检验科最“大咖”的仪器,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化流水线。看着一个个标本像士兵一样整齐有序地在“流水线”中转运检测,同学们惊叹这位“大咖”如此“高大上”。何老师告诉大家,“检验”并不是完全依赖仪器检测,检验科老师们才是“报告”的关键——是否需要复查、手工操作、人工镜检等,一份标本可能需要人工干预许多次,最后才能审核发放。
微观探秘——在小小的显微镜里“挖呀挖”
参访的最后一站,便是检验科微生物室。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培养皿上长出的形态各异的菌落,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检验科王登朝老师从常见菌入手,为大家一一介绍了细菌的各种形态、染色方法、镜下特点等。随后,王老师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例,演示了抗酸染色操作。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在显微镜下找到了结核分枝杆菌。
经过“过关斩将”,同学们终于get了这次见习的所有技能,赢取了令人心动的见习检验师offer!检验科老师为大家颁发了纪念品,同学们的人生阅历上又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检验科 张浏洋)